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政务  >  厅局报道

怎样防止耕地“非粮化”?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这样解读……

 2021/01/15/ 15:16 来源:每日甘肃网 李杨

甘肃粮食安全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资料照片)

  甘肃客户端1月15日讯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甘肃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是什么?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上有什么考虑?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各地区粮食生产?针对省政府办公近日印发的《方案》,省农业农村有关负责人就《方案》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甘肃自然条件严酷,十年九旱是基本省情,粮食生产供给不足曾是长期困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之后,甘肃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水平。2020年甘肃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200万吨大关,创历史新高。2020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536.49万亩,但粮食总产却由510.55万吨增加到1202.21万吨,增长了135%。甘肃粮食生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供给不足到目前的丰年有余,粮食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建房,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来看,粮食生产的压力还很大,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甘肃粮食安全。为此,《方案》明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共同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五谷丰登(资料照片)

  针对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涨,种粮效益持续下滑,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的情况。按照《方案》部署,我省将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提升种粮比较效益,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入,让种粮农民有甜头有盼头。政策方面重点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扶持粮食生产项目,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各级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努力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优先用于农田建设再投入和债券偿还、贴息等。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融资担保机构对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优先开展担保贷款服务。积极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努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技术层面通过加快良种培育引进,选育引进推广一批优质高产品种,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和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粮食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进一步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机械化作业能力,提升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积极开展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全力推进马铃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种粮效益。

  同时,《方案》还明确,将采取多种措施来稳定各地区粮食生产。包括严格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要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继续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严防工商资本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进入农村无序发展非粮化、非食品化农产品。其中,各地在确保完成省委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有计划地指导生产者逐步调减非优势产区非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对市场明显过剩的非食用农产品,加以引导,防止无序发展。在产业扶贫中贫困户占用耕地发展林果、蔬菜、中药材等非粮作物的要加大政策引导,分类稳妥处置,不搞“一刀切”。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推行“一户一块田”“一户一台地”“一一基地”等模式做法。河西及沿黄灌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保障粮食生产用水,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口粮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机化改造,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和供给能力。对工商资本违反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一经发现要坚决予以纠正,并立即停止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玉米制种(资料照片)

  为确保《方案》落实到位,我省将把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抓手,加强对市州的考核力度,提高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考核指标权重。同时,把粮食生产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对耕地种粮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定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实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及时更新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省农业农村、省自然资源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本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推进落实政策措施到位、成效突出的市县,在安排项目资金时予以重点倾斜;对重视不足、贯彻落实不力的市县,进行通报约谈,重大问题及时在全省范围内通报,造成重大影响的移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专题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