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民有所呼,“检”有所应。今年以来,兰州市检察机关用心用情用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热点问题精准发力,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守护群众美好生活,为推进强省会行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永登:消除“零食花束”安全隐患
“我们调整了‘零食花束’经营模式,将店里采购零食组合销售改成顾客自带零食……”6月5日,兰州市永登县检察院检察官张兴国和同事就“零食花束”检察建议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时,花店店主介绍。
“近年来,‘零食花束’成为热门网红礼物,深受大家喜爱,但背后潜藏的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张兴国介绍,在年初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时,他和同事发现“零食花束”往往是花店采购零食进行组合包装,很少考虑是否有零食售卖资质以及零食采购渠道是否规范,这可能让“三无”零食混入其中。此外,若花束包装材料不符合食品接触标准,也会成为食品安全隐患。
为全面、精准掌握实际情况,永登县检察院决定对辖区外卖平台上售卖“零食花束”的商家进行统计梳理,并向市场监管部门调取鲜花及食品经营者数据。
“经比对分析,发现部分商家未取得食品经营资质却违法售卖零食类商品,存在安全隐患。”张兴国介绍。县检察院于3月启动立案调查程序,对辖区相关商家开展走访排查,梳理辖区花店、跨界经营店铺等食品经营主体资质及备案情况,精准锁定监管漏洞与风险点。
针对发现的问题,该院依法向县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督促第三方网络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商家资质审核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督促引导商家依法规范经营。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对辖区花店逐一检查、现场督促整改,明确无食品经营资质的商家不得提供食品花束及类似服务,仅提供包装服务且需在平台注明,并加强入网审核,核查线上花店经营主体资质,下架违规商品链接。
5月28日,永登县检察院收到了检察建议整改成果答复,确认问题花店及相关平台已全部完成整改,新业态食品经营秩序得到规范,相关花店不再自己采购零食组合销售,只为顾客自带的零食单纯提供包装服务,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的前端防控。
皋兰:拧紧居民饮水“安全阀”
“现在饮水机检测报告有了,维护保养和更换滤芯日期也有了,我们喝水也就放心了。”
“谢谢检察院的监督,我们高楼层的二次供水更新了检测报告,看到证件材料这么齐全,可以安心了。”
…………
今年以来,兰州市皋兰县检察院积极开展居民饮用水安全专项行动,对辖区居民饮用水安全进行监督,得到辖区居民和“益心为公”志愿者的一致肯定。
今年3月,皋兰县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平台志愿者反映,部分居民小区内二次供水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为推动解决辖区饮用水安全问题,皋兰县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线索筛查,通过对比住建部门的七层以上居民小区住宅数据、卫生健康部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数据,批量发现二次供水、现制现售直饮水卫生安全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监督类案线索。
皋兰县检察院以居民饮用水安全专项行动为契机,对全县16家二次供水单位及19台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部分居民小区存在二次供水水箱封盖未加锁、未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清洗及对水质进行检测、未提供最新水质检测报告等问题。
3月17日,皋兰县检察院依法进行立案。随后,皋兰县检察院与职能部门召开磋商会,听取监管难点及整改困境。为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形成治理合力。
3月28日,皋兰县检察院向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职能部门依法积极履行职责,对辖区二次供水、现制现售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纠正经营单位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切实消除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加强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使检察监督常态化、制度化。
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联合开展整改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监管流程和标准,确保监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今年5月,皋兰县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进行实地回访,二次供水、现制现售饮用水设施设备转运正常,卫生环境良好,水质检测报告、健康证等资质齐全,自检及滤芯更换、维护巡查记录等安全管理信息公示完整,检察监督工作获得群众广泛认可。
榆中:“护薪”让农民工安心
今年4月,兰州市榆中县检察院收到县综治中心移送的一起涉及22名农民工的劳务纠纷案件线索,涉案金额15万余元。
“收到案件线索后,我们‘护薪’工作室迅速行动,逐一向涉案农民工了解情况。经核实后发现该案中22名农民工被欠薪的用工事实清楚,但农民工们手中却没有欠条等相关书证佐证欠薪的具体数额。”办案检察官介绍,县检察院及时启动检调对接机制,联合综治中心、法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同研判,前往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调取认定上述欠薪事实的工程承包合同、工资记账单等书证,力争在短时间内帮助农民工讨回欠薪。
通过多方走访,在与欠薪企业负责人联系后,办案检察官发现对方态度不积极,且反复强调没有资金支付。面对这种情况,办案检察官厘清案件争议焦点,就各方承担的责任、欠薪的法律后果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向企业负责人开展释法说理。
最终在多方协同调解疏导下,双方达成一致,因企业负责人没有资金支付拖欠的劳务费,签署了工资实物兑换协议,并现场履行到位。
据介绍,近年来,榆中县检察院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民事检察职能作用,依托县综治中心“四维联动、多元共治”工作模式,成立“护薪”工作室,将法律援助、矛盾调解、行政监管、司法保障深度融合,扎牢织密劳动者权益保护网。
“我们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用心用情办出更多让人民有感受、社会有共鸣、法治有回响的高质效案件,以更有力、更优质的法治‘供给’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兰州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6月12日以法治力量护黄河安澜——甘肃检察机关持续发力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5月15日筑牢法治根基 彰显为民温度——甘肃检察机关深耕检察监督全力推进民法典宣传活动
- 2025年02月25日兰州市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
- 2025年02月13日护企发展 高质效办好涉企案件——甘肃检察机关强化检察监督保障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