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减负赋能 激励实干担当
——我省持续用力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群众上。
我省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严机制为基层减负、赋能、增效,以实招硬招让广大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放开手脚闯、卸下包袱干。
“表格少了,见村民的次数多了。”“以前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挂了10块牌子,现在经过清理规范,村干部的工作事务更清晰了,干劲也更足了。”“我们有更多时间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了。”……
许多基层干部谈到,如今,文件、会议、检查少了,时间、精力、活力多了。
这一少一多的变化,折射出我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取得的实绩与实效。
以上率下,加强部署推动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若干规定》的制定出台,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常态长效推进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面抓好《若干规定》贯彻落实,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更大实效。”去年8月23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对我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对照通报典型问题,举一反三排查整改,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更大成效。”今年7月25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再次提出明确要求。
一年来,我省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抓手,省委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统筹安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省级领导班子带头落实开短会、讲短话、轻车简从等减负要求,为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若干规定》作出表率。
协同联动,各责任单位对照省级层面明确的7个方面24项重点任务,扛牢牵头责任,细化工作举措——
省纪委监委机关将15项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纳入省级层面学习教育重点整治任务,列举表现形式,明确整治目标,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查纠力度。
省委组织部健全完善精简优化基层考核工作制度,建立“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准入、退出管理机制,着力巩固清理规范成果。
省委宣传部从整合工作力量、集中资金资源和统筹活动安排入手,有效提升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利用效率。
省委统战部进一步规范和统筹各民主党派、各类社会组织和商会赴基层调研活动,完善审批报备制度,严控调研时长和频次。
省委政法委改进平安甘肃建设暨主动创稳成效考评方式,加大结果性指标赋分,减轻基层填表报数负担。
在牵头部门狠抓落实的同时,省委层面专项工作机制通过会议调度、“一对一”听取汇报、蹲点调研等方式,定期调度重点任务进展情况,传导责任压力。综合运用专项督查、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手段,对各地各部门减负工作实绩开展评估,以下看上研究解决“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突出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找准其思想症结,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把理论学习的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推动事业发展上。
为此,省委办公厅举办专题研讨班,邀请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对280余名专责人员开展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拧紧责任链条。省委层面专项工作机制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工作特点,梳理汇总易发问题,通过转发工作提示、组织专题授课、开展交流研讨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干部对《若干规定》的理解把握,更精准地开展相关工作。
聚焦主线,切实松绑减负
金秋时节,平凉市庄浪县万泉镇的早熟苹果陆续成熟上市,万泉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关伟明惦记着采摘情况,经常一大早就去苹果地里查看。
帮助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是关伟明这两年的主要工作。
“以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多,准备材料、整理台账、陪同汇报等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关伟明说,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幅减少了不必要的迎检准备工作,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第一线、社会治理最前沿。
“对我来说,我可以心无旁骛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工作的重心从‘围着考核转’回归到‘围着群众转、围着发展干’。”关伟明说,群众能看到干部的时间用在了哪里,对干部的工作就更配合了。
形式主义的痛点堵点具体表现为方方面面的繁文缛节、层层加码的工作要求和流于形式的考核评价。
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注重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在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方面,我省严格落实制发文件、召开会议立项管理制度,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对省直部门年度计划进行精简整合。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及工作部门制发文件、召开会议数量同比压减13.4%、8.1%,市州文会数量保持科学压减态势。
兰州市动态监测文件、会议、督导检查考核等情况,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年度文件会议计划管理、督检考计划和备案管理等制度。今年以来,着力推进精文减会,全年制发文件减少46.2%,召开会议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现在收到的文件明显减少了,参加的会议时间也变短了,有更多时间去做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近日,兰州市城关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调研,在铁路西村街道,基层干部们这样说起近年来的变化和感受。
让督查检查考核少而精、深而实,是广大基层干部的心声。
在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方面,省级层面建立“1+10”考核体系,指导市级以下层面将所有考核事项整合为一个综合考核,市县乡考核指标分别压减90.8%、82.4%、76.4%。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对2020年以来的省、市、县事项作了深化清理规范,目前省级保留“一票否决”事项2个、责任状事项3个,市县保留事项均未超过省级事项范围,省市县三个层级的精简率分别达到68.8%、91.1%、92.4%。
“以前微信群里的消息很多,每天还要求登录政务APP,真的很头疼。”华亭市安口镇一名乡镇干部说,精简以后,感觉轻松多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形式主义出现了异化,从“办公桌”走向“指尖”,从“纸质化”转向“数字化”,“指尖之累”成为基层干部工作中的“卡点”“痛点”。
去年,我省集中整治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过多过滥、多头填报、建设不规范和功能异化等问题,清理政务应用程序199个、政务公众账号1949个、工作群组33862个。今年以来,利用技术手段对558个政务应用程序开展穿透式检测,向存在违规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等问题的469个政务应用程序主管单位下发预警和整改提醒,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
聚焦《若干规定》具体要求,我省锚定目标、多向发力,一些加重基层负担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规范借调干部方面,组织开展规范从县乡借调工作人员“回头看”,对陇南、天水等地清退借调干部不彻底问题进行核查,约谈提醒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今年以来清退从县乡借调工作人员23人。严格落实省直部门借调干部备案制度,定期梳理工作台账,对101名借调期满干部督促清理退回。
规范明晰基层权责方面,采取选点先行、压茬推进的方式,稳妥有序开展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平均梳理事项372项,其中,基本履职事项低于30%,配合履职和上级部门收回事项超过70%,从源头减少基层接不住、管不好的工作任务。
省教育厅按照“非必要不进入,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入”的原则,将省级进校园事项从33项精简压缩至4项,压减率达87.88%。指导各地梳理归纳形成市、县两级“进校园”活动“白名单”542项,实施动态管理,坚决杜绝未纳入“白名单”、未经审核审批的各类社会事务进入校园干扰正常教学。
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方面,科学压减评比表彰项目,省级评比表彰项目保留10项,市、县两级按照每年2个和1个控制评比表彰项目。严格规范节庆、论坛、展会活动,明确审批备案程序,对21个保留的论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同步加强效果评估,对举办不规范、效果不佳的建立退出机制。
随着各项举措的持续深入实施,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治理成效得到基层干部的良好反馈——据近期对9个市州的370名县级及以下干部问卷调查显示,91%的基层干部认为减负效果非常明显或比较明显,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顽瘴痼疾得到有效纠治。
强化激励,释放基层活力
“前些天,家里的供水时断时续,我们向村镇反映情况,没想到不到3天时间,问题就解决了,现在村镇的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了!”在定西市陇西县巩昌镇东巷村,村民胡陇义竖起大拇指点赞村镇的工作。
变化源自今年以来陇西县在全省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中,探索开展的“派单+接单+评单”工作模式。
“派单+接单+评单”工作模式具体是什么?
陇西县委组织部指导试点乡镇按照权责清单和岗位职责,将产业培育、乡村振兴、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重难点工作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纳入“派单”体系,区分领导干部、一般干部2个层级和驻村干部、社区干部、机关干部3个层面设立“接单”群体,覆盖全镇300多名干部职工,经专题会议研究,确定等级、确定专人动态“派单”,确保重难点工作和群众诉求有人办、办得好。
“这一工作模式不仅激发了全镇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基层干部的负担,全镇上下担当作为的氛围更加浓厚。”陇西县巩昌镇党委书记李晓勇介绍,今年一季度,全镇实现精准派单12单,接单率和办结率均为100%,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破除形式主义枷锁,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服务群众的实践中,这是民心所向,也是发展所需。
围绕为实干担当者撑腰鼓劲,充分释放干事创业活力,我省统筹“减负”和“赋能”,建立健全职能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优先加强基层力量特别是任务较重部门工作力量。
今年以来,省市两级已向县级及以下下沉各类编制56名,各市州新选配大学生村官和社区工作者6257名。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入编等方式,稳步规范推动基层项目人员入编,激励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同时,牢固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上半年,省委围绕实施“四强”行动、主动创稳等重大任务,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51人,有效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甘南州强化编制统筹调配力度,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先后调剂划转州级人员编制440多名,投放到教育卫生、发展改革、生态环保、法治建设等重点行业和民生领域。聚焦乡村振兴,为舟曲、临潭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医院、职中调配下达15名事业编制;聚焦民生实事,统筹调剂43名事业编制用于保障大学生乡村医生用编需求,全力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聚焦重点领域,为农林牧草、科技、信访等部门调剂核增事业编制21名,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力量,为基层发展扩权赋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为推进为基层减负常态长效,我省把常态化开展以案为鉴再排查再纠治作为制度性安排,采取印发督办函、召开联络员会议等方式,督促各市州和省直行业主管部门对照通报典型问题举一反三自查整改,以精准通报、长效整改,实现从“点上改”到“面上治”的转化。
与此同时,省委层面专项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财会监督、审计统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用好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每日甘肃网、新甘肃客户端等平台信息资源,不断拓宽发现形式主义新动向的工作渠道。注重用信息化手段赋能线索收集,于今年4月部署应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码报”平台,面向全省135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征集线索。该平台自启用以来,已累计收集有效问题线索150条,进一步拓宽了发现问题的渠道。
经过不懈努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我省各地各部门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省将紧盯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开展整改整治,着力在巩固提升减负效果、发挥核查通报警示作用、健全常态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以更加有效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11日【理论】以务实之风戒除形式主义
- 2025年03月21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甘肃省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系列报道之三
- 2025年03月18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拿出真招实招 助力基层“轻装上阵”——甘肃省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系列报道之一
- 2025年03月20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松绑减负 促干部积极担当——甘肃省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系列报道之二